(南阳网)我市部署2021年宣传思想工作
作者:  高雪

  我市部署2021年宣传思想工作——


  以高质量宣传凝聚磅礴奋进力量


  本报记者高雪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2月24日,全市宣传部长会议提出,要围绕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紧扣庆祝建党百年宣传教育这条主线,以深化实施高质量宣传工作体系“八大工程”为总抓手,强化使命担当、锐意改革进取,在新征程中奋力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南阳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高举旗帜

  深入学习凝心铸魂


  要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理论和实践相贯通,坚持深刻性和生动性相统一、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要把中心组学习的制度规范执行到位,落实好党委“第一议题”制度,坚持“五种学习方式”。要组织好中心组读书班,加强对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


  要擦亮南阳“百姓宣讲团”品牌,要用好基层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组织开展好“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


  要结合“十四五”规划和建党一百周年等重大主题,聚焦高质量建设大城市、全力打造新兴区城经济中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阳的奋斗目标,组织社科理论界深入研究“两个高质量”工作体系、“两轮两翼”战略、“九大专项”、乡村振兴等重大课题,推出有深度、有质量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要多采取短视频、微传播的方式总结实践、讲解理论、宣传阐释。


  抓牢主线

  营造建党百年氛围


  庆祝建党百年宣传教育是贯穿全年工作的主线,要牢牢把握“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这个主基调,围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集聚所有宣传资源和宣传手段,大力营造共庆百年华诞、共创历史伟业的浓厚氛围。


  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开展重大主题宣传保持昂扬基调,要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重大主题宣传为总载体,集中力量打造精品。深入实施“纪录小康工程”。


  要围绕建党一百周年组织策划优秀文艺演出、摄影展、书画展等惠民活动,组织开展小品小戏、广场舞、网络文艺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四史”教育,精心组织基层宣讲、主题实践、文艺汇演等活动。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攻防并举

  筑牢意识形态屏障


  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属地管理和主管主办责任,加强对媒体、社科研究机构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要把互联网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实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责任清单、风险预警提示清单、问题督办清单等3个清单制度。


  精准排查风险隐患。要建立分领域分专题的风险防范化解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本领域的风险点、薄弱点要定期排查、定期汇报、定期通报,建立清单台账,逐一拿出应对措施,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坚决发扬斗争精神。


  开局起步

  壮大主流舆论强势


  今年是新征程开局起步之年,也是我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要做好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宣传,深入宣传“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路径举措。要聚焦南阳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工作部署,策划开展系列宣传。


  要建立对外宣传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精心组织开展张仲景医药文化节、玉文化博览会、月季博览会和“南水北调、源起南阳”、“诸葛躬耕地”等对外宣传活动,组织实施南阳美好形象提升网络活动,策划制作网络宣传精品和全媒体传播产品,不断彰显南阳美好形象。


  加快构建省市县一体化全媒体传播体系,各县市区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要继续深化市级融媒体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全市一体化的传播体系建设。


  价值引领

  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要抓牢抓实理想信念教育,出台《南阳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管理办法》,全力建好方城、唐河、桐柏等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项目。突出做好针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强化先进典型引领带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典型宣传工作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完善典型楷模选树推介机制,高标准建设“南阳群英荟”先进典型楷模发布厅,充实完善重大典型楷模礼遇帮扶办法。


  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创建。要以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深入实施精神文明创建深化拓展行动,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创建水平。推动出台《南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建强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推动志愿服务“活起来”。


  繁荣文化

  满足精神生活新期待


  改革开放、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为文艺创作提供了生动素材,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建立完善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坚持文化惠民。全市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在完善文化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坚持数字化、社区化、社会化,创新提升服务效能。要大力推进“百姓文化云”等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大力推动“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全面开放“三馆一院”,倾力打造“四圣”文化园。


  做强文化产业。要加快老界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卧龙岗文化园、南阳古城等项目建设,要围绕“伏牛山、水源头、万里茶道、‘四圣’文化、丝绸之路、红色旅游”等打造精品旅游项目。深化文化与制造业、现代农业、科技等领域的融合,推动文化业态创新。深化文化产业营商环境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