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幸福院内笑声多
(特约记者 石雪帆 杨振辉)“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士未酬士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2月14日,农历辛丑年大年初三上午,阳光和煦,在淅川县毛堂乡幸福大院内,64岁的李三群和其他老人们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听着熟悉的《智取威虎山》选段,时不时还跟着哼上几句……
“大叔大妈们,今儿个来看看你们,顺便拜个年!”下了车,毛堂乡干部李清锋、金钊紧紧握住李三群等老人的手,嘘寒问暖,“灶上的饭菜合适吗?发的新衣服穿上合身不?”
“感谢政府关怀,俺们住在这儿,吃得好、睡得香,啥都不缺!”望着院子里堆成小山一样的年货,李三群感动地说。
幸福大院里顿时热闹起来,大家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话脱贫、感党恩。应声笑着,乡干部把一车的米、面、油搬进院子里。
1957年出生的李三群是毛堂乡店子街村的五保贫困户,年轻时父母双亲相继去世,家里穷得连锅都揭不开,再加上老实憨厚,连媳妇也娶不上。“一个人亩把地,勉强糊口,遇上个头疼脑热,只能躺在床上‘干瞪眼’。”回忆艰难岁月,李三群眼泪不自觉地往外流。为了生存,他一度以捡拾垃圾为生。
为解决农村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毛堂乡投资200余万元按照三星级宾馆标准建成幸福大院,开始接纳五保户或者困难户家庭老人入住。
乡干部找到了李三群,建议他入住幸福大院。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不去!”李三群摇头。
“要不咱们先去瞅瞅?”一番思想工作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李三群来到了幸福大院:楼房、餐厅、棋牌室、健身广场……应有尽有,院内四季花红柳绿、春意盎然,并安排有专人照顾老人们的衣食起居。李三群东瞅瞅西看看,楼上楼下地跑了几遍。“中,我就住这儿!”当天,李三群就住进去了。这一住不打紧,他把干净、卫生、舒适的幸福大院当成了“新家”,说啥也不走了。
“一日三餐有荤有素,春夏秋冬季季新衣,专属医生定期体检,政府兜底不花一分。”李三群高兴地说,“政府还定期组织干部给我们打扫卫生、修剪指甲、送大戏、包饺子,日子过得甜如蜜!”
“老李呀,你就把我们当成您的儿女。有啥需求了,您尽管吩咐呵。”李清锋边给老人削苹果边说。
“中,可中!”李三群笑了,老人们笑了,幸福的笑声传遍了整个幸福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