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开启卧龙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四大战略”② 工业提增:勇创新逆势跑出加速度
作者:  特约记者 张 空

聚焦开启卧龙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四大战略”②

工业提增:勇创新逆势跑出加速度

 

特约记者  

  

    这是一张烫金的名片——

全市第一!元旦前夕,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会议上通报的2020年第四季度全市营商环境评价结果中,卧龙区获得县市区第一名的好成绩。

乐凯华光印刷电子新材料产业园、牧原农牧装备、兴华生物制剂、想念面业、锦兴电气、锦泽玻璃、荣阳实业、金牛彩印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加快扩张集聚,工业经济逆势上扬,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

2020年新开工项目40个,总投资159.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8亿元,2020年完成45.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64%。竣工项目21个,40个新开工项目手续办结率100%。

数据闪金光,跨越正崛起!在全市各县区项目建设绩效考评中,卧龙区排名逐步攀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额全市领先。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们紧紧抓牢创新这个新发展理念的‘牛鼻子’,坚定不移实施工业提增战略,重点抓住战略中营商环境、工业提质、工业增量这三大关键词,紧盯工业经济提质增量的目标,用好光电产业集聚区平台,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确保工业提质增效,经济逆势跑出了发展‘加速度’。”卧龙区委书记高贤信欣喜地说。

 

营商环境——

首席服务官+服务秘书

营商高地巢暖百凤栖

 

    “位于市中心城区的卧龙区,如何把区位交通的‘优’、发展空间的‘大’、各项资源的‘多’,转变为区域工业,乃至产业发展领先的‘强’?”在刚刚举行的全区重点项目集中观摩活动中,高贤信语气坚定地说,就需要在重抓什么、培育什么上下足功夫。

    把重抓营商环境、培育优质营商环境当作高质量发展“生命线”!卧龙区区委、区政府深谙此道。

    首席服务官+服务秘书,是卧龙区委、区政府服务企业的一项创新举措。该区及时派出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首席服务官、服务秘书,急企业所急,解企业所需,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式服务,力促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至今,先后向近百家企业派出首席服务官,为企业解决了数百个“老大难”。

    政府真金白银“扶一把”,力助企业挺过疫情“寒冬”。坚决把减税降费各项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增加国有龙升担保公司注册资本,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继续拿出1000万元支持科技创新,评选“卧龙工匠”,让各类人才成为卧龙发展的活力之源、动力之源。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软环境建设促成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总投资50亿元的乐凯华光产业园、荣阳实业年产30万吨高端铝型材及15万吨铝压延产品生产线、南阳龙升新型建材智能家居城、国药控股南阳物流配送中心、牧原农牧装备研发项目……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企业纷纷落户卧龙。

    2020年荣阳实业集团将广州增城的生产线全部搬迁到了南阳光电产业集聚区,使该公司成为集团在内地最大的生产基地。目前,该公司每月有100个集装箱出口美国,2020年全年总产值达到10亿以上,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

数据无言,却最有说服力。卧龙区项目备案工作权威数据显示,2020年备案项目办结54个,总备案金额107亿元,相比2019年总备案金额增加84.6亿元,增长率377.7%。

 

工业提质——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

驱动高质量跨越赶超

 

    如何盘活存量土地,让工业提质?近日,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用地提质增效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倡导以亩均论英雄。

    显然,卧龙区的发展实践与省委、省政府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卧龙区委副书记、区长杜勇在去年5月召开的区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推动光电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以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倒逼高质量发展。”

    以亩均论英雄,驱动集约发展、“腾笼换鸟”。作为一种新的评价体系,亩均论英雄跳出“摊大饼”的粗放发展思维,更加强调发展的高质量。卧龙区提高亩均效益,实行“一企一策”,深入推进“腾笼换鸟”“僵尸企业”出清等工作,让有限的土地、标准化厂房等资源要素服务优质项目。

以亩均论英雄,倒逼产城融合、提升服务。以亩均论英雄,既是倒逼企业高质量发展,更是倒逼产业集聚区提升硬件环境,这样才更有资格择商选资。卧龙区抓住中心城区空间规划修编机遇,拓展集聚区发展空间,全力支持牧原城建设。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园区服务水平和效率。

砥砺奋进“十四五”,工业提质不懈怠。南阳光电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姚章玉介绍,“十四五”期间,卧龙区围绕“工业提质”做文章,突出“主新特”产业,迈出工业项目“平地起谷堆”的重大突破

巩固提升主导产业。聚焦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依托牧原智能装备、中富康智能激光投影仪机等项目建设,在培育上下游产业链、核心零组件研发等领域实现大突破。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生物医药产业,支持天华制药等龙头企业扩大产能,跨越发展;引导西施兰等传统医药企业转型升级,挖掘生物医药新经济增长点;加快兴华生物兽用药品、动物疫苗等项目建设,打造重要的生物医药基地。

做优做强特色产业。聚焦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加快锦兴智能变压器、锦宸兴盛防爆电器、亚龙筑机等项目建设,依托区内13个科技研发平台,重点支持辖区32家产业链上企业整合资源,挖掘潜力,进一步壮大优势、擦亮品牌,提高质量效益

 

工业增量——

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打造5个百亿产业园

 

去年8月,省产业集聚区联席会议办公室权威发布2019年度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综合排序。位于卧龙区的南阳光电产业集聚区的成绩令人振奋:全省排名连续两年大幅度跃升,此次一举上升46个位次!

    连续两个“大跨步”,折射出卧龙区矢志不渝坚持“一区一业”的发展方向、持续壮大以光电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的生动场景。

    春华秋实,砥砺前行。近年来,卧龙区上下牢记嘱托、肩负使命,紧紧围绕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强力实施工业提增战略,坚持项目为王、项目至上,成为我市高质量建设大城市的重要支柱。

    ——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卧龙区提出产业链发展思路,聚焦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更加协同。聚焦优势产业和战新产业,集中力量突破一些基础材料和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乐凯华光“退城入园”项目成功落户,牧原、荣阳、想念等重点企业建设一大批延链补链项目。

——新动能培育有条不紊。着力推进仓储物流“围城”经济发展。提前谋划占地2.2平方公里和1平方公里的两个功能配套区,与铁路物流基地和国际陆港一并规划,使南阳光电产业集聚区、南阳综合保税区、铁路物流基地和国际陆港协同发展,奠定建设南阳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的坚实基础。

“我们将建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区,打造中欧产业园、农牧产业园、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食品产业园等5个百亿级产业园!”展望“十四五”, 杜勇信心满满。 

    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新起点上的卧龙区意气风发、矢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