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通讯员赵振国)近日,方城县券桥镇人大主席团围绕“垃圾哪里去、污水怎么流、环境怎么变”等问题,积极服务乡村振兴,为实施乡村振兴出谋划策,建议以整治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群众思想素质为重点,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逐步使全镇达到居住环境花园化、庭院经济特色化、公民道德规范化、农民群众知识化、村级政务公开化、文体活动经常化的六化标准。营坊村等6个示范村、黄庄村等14个达标村初见成效。全镇累计投入资金3500多万元,新建污水处理厂2座,铺设供水管网3000米,雨水管网4600米、污水管网2700米,“三线”入地3600米,硬化村内道路20000多米,铺设人行道彩砖12000平方米,墙体立面改造110000平方米,栽植各类风景树10000余棵,安装高效节能灯200余盏,镇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工作中重点做到了“五个结合”:
方城县券桥镇程庄村文化墙
一、政府助推与发动群众相结合
成立了由书记任政委,镇长任指挥长的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指挥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治工作方案和考核方案,详细明确了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步骤、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考核方法和计分办法。把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级千分制考核内容,形成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和包片领导具体抓,各行政村具体落实,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分工明确、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从宣传发动入手,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先后召开不同层次的会议。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洛阳孟津县、西峡县双龙镇等特色镇、本县搞得好的地方实地参观,把群众关注的焦点和思想统一到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上来,达到了户户参与、人人动手的效果。活动开展以来,群众热情空前高涨,累计出动劳力最多达20000多人次,清运垃圾6630多方,清理柴草垛470多个,清理小广告12000多条。
二、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根据全镇实际情况,采取区别对待、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办法,按照“重抓点、次抓线、营造圈、带动片、辐射面”的工作路径,分阶段对全镇农村环境进行集中清理、重点提升和巩固完善。重点抓豫S103线券桥段、G234国道券桥段和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券桥段沿线。每个管理区选择一到两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选择一个自然村精心打造,发挥“以一点带一片”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
认真汲取改善环境集中整治一阵风,风声过后反弹的教训,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全镇干部群众齐动手,户户配备垃圾桶,村村选配清洁工,垃圾都进处理站,排污都有化粪池,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步伐。切实做到“三有”:有保洁人员、有配套设施、有制度保障;“三上墙”:各项制度都上墙、各项责任都上墙、各项评比结果都上墙。制订了《村民卫生公约》、《农户三包责任制度》、《保洁员职责》、《垃圾清运制度》、《文明卫生户评比制度》等制度,用制度约束村民,用制度管理卫生。
四、整治环境与以文化育人相结合
券桥镇淳朴的民风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券桥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农村环境整治与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质的结合点。
一是把一些村庄空闲地垃圾堆积点进行整治改造,建成文化健身广场,先后建成了营坊、张佰和庄、米庄、三间房等文化广场,村民茶余饭后跳一跳广场舞,放松了心情,锻炼了身体,增进了邻里感情,融洽了邻里关系,远离了不良行为,提高了生活质量。
二是把一些乱涂乱画乱贴广告的墙面开辟成文化墙,先后辟出了营坊、张佰和庄、米庄、朱庄等各具特色的文化墙,绘制了赋予时代特色的二十四孝图,图文并茂的新时代标语、温馨用语等,让村民在劳作之余,欣赏美图美文,既悦目又赏心,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一次次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熏陶,为塑造既有传统美德又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型农民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按照“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的“八有”要求,积极开展了贡献星、 法纪星等“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经过宣传发动、自评申报、民主互评阶段和评审定星以及张榜公示、上报备案、命名表彰,全镇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300余户,其中1户被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妇联评为南阳市“最美家庭”,5户被市评为和睦家庭,券桥镇被评为南阳市文明新村创建工作先进单位,马庄村被评为授予市级文明新村。
编辑:张优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