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评论员 顾清树
前一段又有伤医恶性案件曝出,手段残忍场面血腥使闻者扼腕震惊,“医者,仁术也,博爱之心也。”在中国自古以为,医生、教师都是值得社会尊重的群体。前者救死扶伤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后者“传道授业解惑”。 为此来说,谴责暴徒的同时,当前的医患关系也值得引起社会和职能部门的思考,其目地是消除和避免伤医悲剧的再次发生。
“偶尔治愈,经常帮助,总是抚慰。”这是加拿大医生特鲁多墓志铭上的一句话。他道出了医生工作的真相,因此,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医生并不是万能的,很多的疾病并不是治好的,而是需要患者激活自身免疫力,用良好的心态战胜病魔,达到自我治愈和康复。惟有此,社会大众才能对医护人员多一份理解和包容,医患关系就有了平等和谐相处的基础。
去年,面对新冠疫情,无数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奔赴一线,为疫情重灾区的群众,带去强有力的医疗保护,他们就是新时期的“逆行者”,他们就是群众身边的英雄。在全球疫情加剧的情况当下,疫情阴云并没有完全散去。此时此刻乃至以后和将来,我们都应该以感激的心态,在有限的接触中对医疗工作群体表达崇敬之情。只有这样,医护人员在下一次面临需要时,才能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
众所知周,医患之间、医疗界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不是短时期形成的,医疗界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也应该做好机构自治和行业自律,并勇于接受来自社会和媒体的监督。如今,医疗制度越来越完善,医保惠及到了更多的人群,这正是医患关系正常发展的良好基础。当患者不再觉得自己是弱者,出现问题有地方公正处理的时候,医患关系中自然就不会出现这么惨烈的场面。
大家都清楚,医护人员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天使,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为此来说,不管什么时候,在医患交流中少一点戾气,发生矛盾的时候多一些包容,这个社会就会越来越文明和谐,而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人人都有一份来自职业环境中的安全保障。
编辑:张优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