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人员增多,单日核酸检测量翻倍,医务人员加班加点工作—— 24小时连轴转只为万家团圆
作者:  刘纪晖

新春走基层  抗疫一线


返乡人员增多,单日核酸检测量翻倍,医务人员加班加点工作——


24小时连轴转只为万家团圆


本报记者刘纪晖


“稍微有点不舒服,不要动,一下就好。”1月29日上午10:45,在市中心医院门诊临时核酸采集点,该院医护人员苏倩正在给市民做咽试子采集。


临近春节,返乡人员日益增多,按照防疫规定,前往各大医院做核酸检测的市民也逐渐增多,医院的核酸采集、检测工作量随之陡增。


 “我们医护人员每天早上8点上岗,穿好防护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后便开始采样,经常一忙就是一整天。” 该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党宵介绍。咽拭子的采集需要被采集者仰头、伸舌头,一般一分钟左右可以完成。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前来做检测的市民一个接一个,但采集的效率非常高。


   采集效率高,检测速度同样不含糊。“几乎每个人在采完样之后都会问什么时候出结果。”来检测的人有返乡归来的,也有已订好票准备外出生怕结果出晚了耽搁行程的,据该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党宵介绍,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愿检尽检”人员的核酸检测结果在24小时内出具。但针对公众的实际需求,该院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提速”——上午9:30之前的采样,14时之前出结果;9:30到18时之间的采样,当天23时前全部出结果;18时以后的采样,第二天早上必须出结果。


这样的提速背后,是医院检验科人员加班加点的辛勤工作在支撑。“这两个月大家都是连轴转。我们医院是南阳首个开展新冠核酸急诊的医院,也是南阳首家开展24小时核酸检测的医院。院领导对这部分工作非常重视,在去年11月份就购进了新冠核酸快检设备。为了第一时间出结果,我们科的工作人员都是白班连着夜班上。”据该科工作人员包孟介绍,从1月份开始,医院核酸采集量就逐渐增多,每天检测量都在千人以上,是以往的一倍还多。尽管工作量陡增,但科里医务人员都坚持在当天把采集的所有标本全部检验完成。为了应对春节期间核酸检测对象的增加,该科制定了应急预案,储备了17名具有检测资格的人员随时准备进入下一轮的检测高峰。


“我们为市民提供全天24小时核酸检测服务。”党宵说,“为此,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付出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想到市民可以回家团圆,患者可以安心住院,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记者当日在市中心医院看到,为了给市民提供最便利的服务,该院共在发热门诊、急诊等处设置了4个核酸采集点。所有采集点内的工作人员都身着防护服,带着防护面具,熟练地做着采样工作。前来做核酸检测的有本院住院患者、住院陪护,还有准备返乡和外地返宛的人员。在等候检测时,所有人都保持一米以上间距。


预计近期前往各家医院做核酸检测的人数会进一步增多,院方提醒市民,尽量选择早上9点之前和下午3点之前来做检测,避免人员扎堆,同时核酸复查的人员也尽量配合医生的工作,按规定、有秩序地完成检验流程。市民可就近在医院门诊大厅、发热门诊和急诊自助打印纸质版检测报告。

图为该院检验科人员正在进行核酸检测   本报记者刘纪晖摄

微信图片_20210131151044.jpg


微信图片_2021013115105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