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史海钩沉拟用稿
一、陆游为何被赞为“爱国主义诗人” 《解放日报》
二、现代日历源自罗马人 《北京晚报》
三、古代“主持人”是什么身份 《今晚报》
一、 陆游为何被赞为“爱国主义诗人”
中国古代诗歌中,每当国难当头、民族危殆之际,家国情怀总会大放异彩。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继承光大了这一传统,并将其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
事实上,家国情怀不仅贯穿了陆游60余载的创作历程,而且几乎融入他的全部生命,成为放翁诗词的主线与灵魂。梁启超曾感言:诗界千年靡靡风……亘古男儿一放翁。
忧国忧民的基调
无论是在传统知识分子的视野里,还是在当下学术语境中,“爱国主义诗人”都是陆游的不二标识和主要标配。
作为中国古代诗词留存最多的诗人,陆游一生留下近万首诗作词作,其中近一半作品是抒写和吟咏家国情怀的。
早年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誓愿的陆游,以慷慨报国、匡复大业为己任,把收复失地、拯救黎民作为人生第一要务。由于偏居一隅的南宋政权卑躬屈膝,陆游的抗敌御寇理想屡屡受挫,只好依托诗词抒发报国热情与许国志向。将“长缨果可请,上马不踌躇”的爱国主题阐释得深透妥帖,将“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家国情怀演绎得淋漓酣畅。
陆游痛恨女真统治者的暴虐恣肆,疾恶南宋小朝廷的文恬武嬉,怀念中原人民的泪落胡尘。因而,忧国忧民的基调统领并深蕴在他的诸多诗词作品中。
家国情怀 责任担当
无论境遇如何、命运怎样,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大都将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深深植根于家国天下之中。家国情怀之于中国知识分子而言,既是一种人生使命,也是一种责任担当,更是一种精神支柱。
出生于豪绅仕宦之家的陆游,幼时饱读诗书、遍览古籍。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浸润在他的灵魂深处、流淌于他的周身血液之中,加之“靖康之难”以降北宋覆亡,大金铁骑屡屡践踏南宋国土,战乱频仍生灵涂炭,国破家亡的奇耻大辱定格在陆游的记忆里。为国纾难、为民解忧的家国情怀,催生出一首首感情炽热、气势奔放、基调轩昂的诗词作品。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爱国诗中的扛鼎力作和生命绝笔。该诗以雄直之体、浑转之气、奇崛之句,点燃了诗人于生命终点所迸发出来的耀眼爱国火花,也是对其家国情怀的终极梳理和精辟总结。历朝历代凡是读过《示儿》的文人,无不为之动容悲戚。《示儿》一诗既是陆游对膝下儿孙的临终嘱托,更是诗人对国家、对民族九死不悔忠贞精神的真实写照与浓郁家国情怀的缩影。
颂扬普通劳动者
对普通劳动者的颂扬与描绘,是陆游诗词中家国情怀的重要维度,也是其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重要标志。“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是对渔夫生活常态的吟咏;“老农爱犊行泥缓,幼妇忧蚕采叶忙”,是对农民勤劳品性的褒誉;“谁言农家不入时,小姑画得城中眉”,是对农家少女形象的赞美;“老农能共语,真率会人心”,是对村夫率真性格的礼赞。一代爱国诗人用淳厚、晓畅、明快的诗词作品,拉近了与普通劳动者的心理距离,将爱国主义诗词创作拉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总之,陆游至死不变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意念,不仅使其在同时代诗人中无人比肩,而且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其诗其词,既章法整饬谨严,又风格多维多样,或气壮语豪、飘逸奔放,或沉郁顿挫、情调低婉,或自然流畅、清新俊逸,宛如一泓清灵却不见底的深泉,涓涓流淌在后世文人的精神河床上,涵育滋养着后人的爱国情感与家国情怀。摘编自《解放日报》
二、现代日历源自罗马人
据考证,对现代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发明和创造,很多是来自罗马人。
罗马人的体育场、议政方式、字母、建筑,还有穿不好就显腿粗的凉鞋,都变成了现代生活的一部分。除此以外,罗马人还有引以为傲的法律制度。大陆法系从根上起就是罗马法的翻版。
如果说罗马法只影响了大陆法系,那么罗马的历法却演变成了全世界通行的日历。这个历法中古怪的2月,要从罗马第一个国王(那时还是王政时代)罗慕路斯说起。
当罗慕路斯眼瞅着自己统治的罗马已经越来越强大,节日越来越多,就决心搞本挂历!他开始设计的日历,严格来说应该是月历,只有10个月。
中国用阴历(月亮历),古罗马人也选择了阴历。但他们的阴历开始只有10个月,每个月30天或者31天,一年一共304天,比阳历少了61.25天。
罗马王政时代的第二位国王努马·庞皮里乌斯和他的前任相比,好静不好动,每天爱琢磨。琢磨来琢磨去,觉得挂历搞成这样有点对不起老少爷们儿,就大幅度地改动了一下。
首先,罗马人觉得双数不好,单数吉利!于是原来是31天的月份依然保留,把所有原来30天的月份都改成了29天。另外每个太阳年,月亮都会有12次移形换影,那么就应该搞12个月。
为了把一年的总天数也规定成一个吉利的单数——355天,努马·庞皮里乌斯增加的1月是29天,2月是28天。但28天不是个偶数吗?心思缜密的努马·庞皮里乌斯设计的February来源于拉丁语februum(净化)。既然自带吉利感,那么28天就28天吧……
罗马国王再伟大,地球也不会围着他转。355天的月亮历过不了多久就会一团混乱,所以罗马人和中国古人一样,都启用了闰月的历法。但平心而论,闰月这个东西还是很麻烦的,罗马人的闰月还经常受外部因素影响。
后来,在埃及待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恺撒觉得,人家埃及人用的太阳历还是挺科学的嘛。
于是,从公元46年,恺撒命令废弃阴历改用太阳历,一年365天。这时1月、2月已经成为年历的起始月份,他挑选了一些月份,补足成30天或者31天。由于一年实际是365.242天,所以2月依然保持不动,每4年加一天。
这时候的罗马日历已经和现代我们用的日历差不多了。摘编自《北京晚报》
三、古代“主持人”是什么身份
每年央视举办春节文艺晚会的主持人都备受关注,而一台晚会成功与否,主持人至关重要。其实,在宋代的演艺活动中,就有主持人出现,宋代一些杂剧节目开演前,有一个被称为“竹竿子”的人,出来向观众致辞,并作介绍,“竹竿子”成为主持人的雏形。后来在清朝时期,晚会开演之前,会有一个演员出来表演“跳加官”,他的“台词”多是吉利祝福的话。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古代比较成熟的主持人出现在宋朝,当时的主持人叫“竹竿子”,具有报幕、引导、指挥的职能。他们是由“参军戏”的演员担纲,因为参军戏的演员口齿伶俐。“参军戏”为何物?
参军戏是古代的一种戏曲形式,据《太平御览》记载,参军戏起源于东晋时期,后赵的周延因为任石勒的参军(官职名),而被任命为馆陶县(今属河北邯郸)令,后周延因贪赃枉法而下狱。出狱后周延被列为“优人”,因此他成为民间戏弄羞辱的对象,人们纷纷在戏中评说周延,这些戏被称为“弄参军”,后来出现了由其他人来扮演周延的“参军戏”。
“参军戏”后来逐渐成为上至宫廷下至民间都喜欢的戏,宫廷演出的时候不仅皇帝观看,嫔妃、公主也都喜欢看。
到了宋朝,参军戏进入宋杂剧的表演形式中,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参军戏的演员因为说学逗唱样样精通,语言风趣诙谐,嘴皮子利落,逐渐衍生出“竹竿子”这一角色。
图为宋代杂剧,在表演前会有“主持人”致开场白。摘编自《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