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健康版)重点疾病健康系列教育讲座226
作者:  陈丹丹

重点疾病健康系列教育讲座226

 

脑瘫患儿 早期治疗是关键

 

南阳市儿童医学中心儿童康复科 景国栋

脑瘫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疾病。目前,脑瘫治疗主要采用康复、药物、手术三位一体的治疗方法。

1.康复理疗:包括推拿按摩、针灸治疗、智力训练、心理治疗、运动疗法、物理疗法、水浴疗法等。

2.药物治疗:西药有神经节苷脂、鼠神经生长因子、巴氯酚、安坦等;中药有养阴通络汤、当归芍药散、地黄饮子加味等。

3.手术方法:包括腱膜松解术、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后跟腱滑动延长术、股直肌远端转移术等。

经研究证实,早期开始按照正确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系统康复治疗的脑瘫儿,多数可康复到基本正常;对高危儿,从出生就开始干预,可减少3/4脑瘫发生,其余1/4程度也明显较轻;1岁后才开始诊治的脑瘫儿,多数只能减轻残疾。因此婴儿脑瘫倾向的尽早认出、脑瘫的早期诊断、脑瘫早期正确的干预极为重要。面对有高危因素或临床发现异常,甚至已经被诊断为脑瘫的孩子,家长不要紧张,应把悲伤化为及时、有效的干预行动,和医生共同努力,帮助孩子早日康复。

 

脑子里的不定时炸弹——颅内动脉瘤

 

南阳医专一附院神经外科主任 崔群建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

动脉瘤越大,血管壁就会越薄弱,一旦血管壁承受不住压力发生破裂,死亡率可达30%~50%,幸存的患者中仍有高致残率。由于破裂是不可预测的,因此称之为“不定时炸弹”。

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主要有开颅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手术两种方式。

患者手术后,应注意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并配合理疗、针灸治疗,以促进恢复;每日按摩瘫痪肢体,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进行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健侧肢体的主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失语患者应锻炼发音,由简单的字到词组,再到简单的句子,以训练语言功能。

建议患者遵医嘱坚持服用控制血压、抗癫痫、抗血管痉挛的药物,不可擅自改药、停药,以免病情波动,诱发出血;合理营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粗纤维,以防止便秘;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剧烈运动及咳嗽,不能单独外出、攀高、骑车、游泳等,预防感冒;保持乐观情绪和平和的心态;无功能障碍和轻度障碍的患者,可以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出院后3~6个月来院复查。若出现头痛、呕吐、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