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与人生主题征文】家乡的酒局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酒与人生主题征文】家乡的酒局
作者:  李焱

家乡的酒局


李焱


刚给父亲打了要回老家的电话,手机上便有尾号为“6999”的来电,我正为拥有这么靓的号段要么是主要领导要么是大款老板的陌生来电而诧异,便听到了建军的粗嗓门声:


“二哥,这两年都没有见面了,真是想死你了,刚才恰好在你家,听大爹说你要回来,立马给你打电话,这次回来你啥都别带,中午连你预定的人都在我家吃饭,让咱镇吕书记、银行张行长作陪,怎么样?”


“你这贱货是不是发疯了,口气挺粗的,不装逼会怀孕、会死呀!”说实在,一块光着腚子长大的同乡同学,彼此无话不谈、口无遮拦,对于心中的疑虑,不加思索,脱口而出,还爆了粗口。


“二哥,由我作东,我已安排你弟妹上街买菜去了,放心吧!不好意思,我有一未接电话,回来详谈。”话未说毕,便匆匆挂断了电话.......


从听筒里听到对方手机里急促的“嘟嘟嘟”声,也没再理会,便半信半疑地遵从他的安排返乡了......


我和建军高考落榜后,为了摆脱贫困、跳出农门,我几经艰难的打拼和辗转的“打工”经历,终于落户市一金融部门。我老家农村,比较贫穷,然而,这里的人憨厚淳朴、热情好客、酒风忒盛:每逢迎送嫁娶等重大节日,都好支个酒局,在一块儿喝几杯。由于家里条件较差,距离集镇较远,拾掇几个菜置办个酒局委实不易。因此,每次我回家,总要带回几个现成的菜和一箱好酒,约上近亲和儿时的玩伴儿在一块儿聚一聚、聊聊天,儿时的玩伴儿、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的同学——建军,当然是每次必邀的对象。这次回家,接到建军的电话,听到他吹牛皮般的大话,不由得疑窦众生:这个远近有名的经常蹭场儿喝酒的,咋变得这么大方了?


父母常说:在家为母尽孝,出门为国尽忠。自幼听他们这句话长大的我,面对沉重的生活工作压力,的确没有为母尽孝。尽管老家距市区不过200多公里,现在道路通达、交通工具方便快捷不到3个小时的车程,也很少回家,有时实在困乏得连个电话都懒得打,对家乡的事儿也了解得的确不多。为了怕乡邻说出门在外忘本了混阔了玩大了连家乡的家长里短都不知道了,所以,在每次回家的路上,就开始煲电话粥,把手机打爆了解家乡的事儿。这不,由于外出封闭进修学习,一晃两年都没有回家了,就包括熟知的人称作和我好得“穿一条裤子”的建军的情况都不了解。因此,一路上,乘着难得的清闲和轻松把手机挂在耳朵上打听........


说到建军的家境可真够悲惨:自小爹死娘嫁人,就和耳聋眼瞎背驮的奶奶在三间“下雨了,外边大下里面小下,外面不下屋里嘀哒”的屋架房里相依为命,本来很有希望考取名牌大学的他,却因家境困窘,和我同年落榜回了乡,始终不安分的他从起初贩鸡贩羊,到开门店办窑厂,正当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却因市场形势顺转直下亏赔倒闭、血本无归,反倒欠下了一屁股债。没想到,厂倒了“下岗了”却又在酒场“上班“了......俺庄户人把家里把有酒喝当作荣耀、把家里设有酒局当作人缘好,因而,酒风盛行,可以说是“大喝三六九,小喝天天有。”每逢婚丧嫁娶生孩乔迁等重大事情便置办酒局,后来就包括久旱下雨了母猪下仔了都要聚扰到一块儿嘬一顿儿。并且,家乡人虽贫穷却爱充光棍讲排场,尤其是迎送嫁娶,都要请庄上的“光棍儿”作陪,以体现尊贵体面,建军是村中少有的“高材生”,又干过老板,南北四路跑过见过世面,自然是家家理想的陪客人选.......


生性嗜酒再加上人生受挫也想借酒浇愁便逢邀必到逢酒必喝逢喝必醉逢醉必倒,有时候实在没场儿了就蹭场儿。说起蹭场儿,建军可有经验:每逢临近吃饭时分,只要没场儿了,就在庄上转悠,看谁家门前停放有车辆,看谁家烟囱烟冒得早,听谁家的油锅“磁磁啦啦”响,这家准有客人来准有酒局,就到这家门口磨蹭,没话找话,俺庄户人又实在,一般都要说来家坐坐,建军便假意推辞说你家里有客人去了不美气,人家认为他真的不去便劝得更恳切,他便顺势进门。就这样,从半推半就坐下喝两杯到打一个通关再坚持到最后酩酊大醉,东摇西晃回家。每次我回家支设酒局,他总是第一个到场......


这个穷得叮当响靠蹭场儿讲排场充光棍的建军,今天太阳咋从西边出来了?主动要置办酒局,并且,还要宴请地方诸侯作陪,会不会是早上都喝晕了说的胡话,只听说他后来到广东打工去了呀。


没几个电话,便从乡邻和我所熟识的和他特邀的银行张行长处获悉了详情:原来,他到广东后,先是在一家电子厂打工,后利用对内地和外地情况都比较熟悉且头脑灵活等优势,引泄余缺,手头居然积攒了几百万元。去年初,受县乡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惑动,携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回乡,利用本地富含的矿产资源,在镇工业园区创办了一个零部件加工厂,为广东等省市几个大中型企业对口生产加工零配件,投产后产销两旺,安排临近乡村500多名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带动本村由贫困村脱贫致富,还成了银行的“黄金客户”和县里的一大纳税大户及观摩的“亮点”。无怪乎一路上接到的电话都是“到哪儿了约需多长时间到家,接你到界牌,吕书记、张行长早已在家等候“之类的话,我便为自已打拼多年始终囊中羞涩而内疚,为建军头脑活信息灵敢闯敢冒功成名就而骄傲......


一进到镇界,便看到一个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厂房竖在路旁,走近些,看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厂房,听到里面传出机器的轰鸣声,“豫南汽配件加工有限公司”白底黑字的招牌耀眼入目......


我和家人到家,简单和父母聊了一通,便留下妻子和孩子在家,匆匆赶赴建军家,但见两台现代轿车和一台奥迪A6轿车(银行和乡镇政府公务配车都是有一定标准的,那台奥迪车肯定是建军的)停放在院外。还没走进院落,建军、张行长、吕书记及圈定的几个“铁哥们儿”早已迎侯到门外,握手递烟问候寒喧,弄得我无地自荣......


我知道银行张行长可能会来的,尽管我在外面混得很不怎么样,然而,同属于一个系统,基层行也会给几分薄面的,如果“家乡的父母官”到位,就可以满足满足我的虚荣心,想不到的是:镇党委吕书记果真前来作陪,可真的给足了我面子,由此看来,不是我有面子,而是建军的能量大。


一走进客厅,细瓷大理石茶几周围环绕着一组组低矮宽大舒适的真皮沙发,景德镇陶瓷茶杯里已在适当的时间添好了茶,打开杯盖儿散发出铁观音沁人心脾的茶香,柜式空调里氤氤氲氲地散发着凉气........


大家依次落座后,我所谓的“市领导”被死拉硬拽上主宾位,由镇书记、银行行长主陪,随即,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把我迎候进门的肤白貌美建军妻,没多久便把10多个菜依次端放到茶几上,并且逐一报上了菜名,什么绿色环保山野菜、健脑利脏煎鱼片、清热解毒拌苦瓜,最后还有一个土锅清炖柴鸡.......说实在,这些菜也许在城市并不觉得怎么样,然而,在我偏僻贫穷的老家能弄这个档次尤其在建军家的确是前所没有的。


“说实在,现在喝酒都成负担了,不过无酒不成礼仪,二哥两年没见又远道回来,喝少点喝好点罢,喝点咱本地酒厂新近推出的最新款‘宝天曼’吧。一则这酒是新产的不假。二则酒产自家乡,喝了咱家乡的酒,税收在家乡,有了纳税人的奉献,才有共和国的辉煌吗?”建军又拿出当年蹭场儿陪客时练就的嘴皮子,边说边打开了早已摆放在沙发旁的那箱包装精美的“宝天曼”酒。


每人饮过三杯后,建军的脸色微红了:“咱家乡老规矩,酒场四步曲:第一步曲开席酒,各饮三杯;第二步曲敬酒;第三步曲打通关;最后一步曲意犹未尽再找一下。现在进行第二部曲。”


镇吕书记仰着脖子喝了一高脚玻璃杯酒后,代表镇党委、政府及全镇5万多人民敬在座的每位各一杯,张行长代表全行50多名员工敬在座每位各一杯。经过轮番敬酒,一桌九个人已有二蛋儿等三位被架着先行告退,我也早已头晕目眩,硬撑着坐在那里。


建军的腿开始打转儿,舌头开始打圈儿:“二哥,酒场有三种情况下喝不醉:一种是就像驾驶员之类的。涉及到严惩醉驾和处于安全等原因,根本一杯都不喝的;第二种是像二蛋儿等之类中途离席的;第三种是请客的根本就不让多喝的。你说,是不是?这两年,咱庄户人致富了,观念转变了,但是酒风没变,只是档次提高了,酒风文明高雅了,蹭场儿的几乎绝迹了。”说到这里,勾起了我对一件辛酸往事的回忆...


那是二蛋儿结婚那年,按家乡当时的习俗,每桌酒席都安排一个能说会道陪客的,如果每桌没有两三个喝倒的就不算待客,可是二蛋儿的父亲那天中午的主要任务倒不是招待应酬,而是逐桌提醒陪客的:“人家不喝都算了,这一瓶酒值五、六元钱呢?能买一斤小磨油(那时,一斤小磨油价值五元钱)呢!”看到有的陪客的不听劝阻仍在劝客人喝酒,气就不打一处来,忙把那人拉到门外:“爷呀,你这是破着我这穷家当摔呀!”弄得陪客的左右为难,那边酒至半酣还在要着喝这边拦挡着不让喝。原因只有一个,家里穷呗!


我一寻思,建军总结的酒场喝不醉的三种情况是有一定道理的,是否请客的特意不让喝多就基于二蛋儿父亲当年的举止?


等酒局进行到第四步曲,偌大的客厅就剩下吕书记、张行长、建军、我和儿时的玩伴儿金党了,金党早已磨拳擦掌,要找一圈儿,提起了当年我因瘦小遭人欺负他酒后挺身而出一拳上去把那位同学门牙打掉的旧事,顺势又给大家出了一道简答题:“请问,酒后人有哪五种类型?”


在座的均面面相觑,解答不出来,他答曰:“酒后人有这么五种类型:一类是雄狮型。光说大的不说小,老子天下第一;二类是老虎型。寻衅磁事,见谁不顺眼就骂就打;三类是猴子型。原形毕露,上窜下跳,平时不敢说的话都说了,平时不敢去的地方都去了;四类是凤凰型。东摇西晃,手舞足蹈;五类是死猪型。随地躺下,再重要的事情都不做。请大家说说自己究竟属于哪种类型呢?”大家略一思忖,各自一对照,都认为总结的精准到位,招致大家一阵轰堂大笑,我也笑得差点把刚入口的酒喷了出来,因为我属于其中的“死猪型”,为此影响过不少的工作。


镇书记深有感触地说:“有一村支部书记说,这酒瓶最有量,人一斤酒下肚丑态百出,而酒瓶一斤酒在瓶里无论多长时间都神态自若,我也是整天发誓戒酒,可是不去不去又去了,不喝不喝又喝了,不行不行又多了,不多不多回家了,回家回家挨骂了,骂着骂着睡着了,早晨起来后悔了,晚上有酒又喝了........你看,昨晚喝吐了,今天你老弟回来了,能不喝吗?这不又多了?”


银行张行长接下来说:“为喝酒没少出丑、没少挨老婆骂,可实在没办法。有一次,爱人来单位,有一个酒局,正好单位炊食员请假,经请客的软缠硬磨,无奈爱人也参与了......结果,历经端碰敬捎,她也喝倒了.......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可理解你们了,你们也是实在不想喝,可是人在酒场,身不由己呀!”


第二天醒来,发现已在市区的床上,昨天上午究竟喝了几杯?是几时离开的?是否有失态之处?究竟是怎么回来的?绝大部分情节就像录相带烧断了成了空白,应该是被抬着上了车像死猪一样被老婆拖下来搀着骂着拽上的床......


家乡的酒局及酒风的变迁却是我所工作生活的几个地方少有的,使我对淳朴热情的家乡人和美丽富庶的家乡又凭添了几分依恋。

12.jpg

编辑:顾清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得劲街舞连锁媒体见面会成功举行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