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区:守正创新 用精品文学奉献社会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孙义峰 特约记者吴双)2020年,宛城区广大文学创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提高文学原创力,强化精品意识,用文学力量承载起社会责任,用一部部精彩作品真情讴歌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加快建设富饶幸福新宛城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创作这部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就是为了向百年华诞献礼。”中国作协会员刁仁庆精心创作的长篇小说《红色任务》,被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和省作协确立为长篇小说重点项目,目前已进入出版程序,预计2021年上半年正式出版发行。
2020年12月18日,中国作协会员李克定系列长篇小说《晚清风云录》(《戊戌变法》《帝国裂变》《庚子事变》)作品研讨会在宛城区召开。该系列生动再现了1898年戊戌变法至1900年庚子事变年间所发生的一系列改变民族命运的历史事件。省、市文化学者对《晚清风云录》创作选材、作品风格、主题思想、艺术成就等给以高度评价。
知名作家赵德玺对农村话语有着特别亲切的依恋。他创作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生产队长》把自己的叙述话语空间定位在农村这个座标上,叙述农民的生活、农民的心态、农民的爱恨情仇,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体现了既有的鲜明风格。
胸中波澜,笔底波涛。2020年,宛城区还组织开展多场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影响较大的主题文学活动。为了用文学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宛城区在全区范围内举办“‘艺’呼百应、同心战‘疫’抗疫作品创作征集”活动,全区作家及文学爱好者纷纷拿起手之笔,创作出200多篇(首)小说、诗歌、散文。为了创作出更多以精准脱贫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全区20余位作家及文学爱好者,先后深入茶庵乡、汉冢乡和溧河乡参观当地脱贫攻坚项目,开展文学采风活动,用笔尖记录下脱贫攻坚中一个个感人的瞬间。
一年来,全区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积极行动,创作出一大批中短篇小说、散文和诗歌,在各类报刊杂志与网络媒体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近千篇(首),其中20多篇作品在省市级以上文学杂志发表,用文学艺术鼓舞了干群士气,凝聚了社会共识,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