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贫困村 今朝小康村
相子树村的大变化
本报记者 吕文杰
1月20日,腊八节。南阳日报社组织专家义诊团队来到结对帮扶的卧龙区英庄镇相子树村,开展义诊活动、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沿途走来发现昔日的贫困村已蝶变为今朝的幸福地。
车子缓慢行驶进相子树村,村里宽阔平坦的柏油路进村入户,崭新靓丽的楼房错落有致,曾经垃圾填满的坑塘治理后原地建起了游园、凉亭……
“我们又来‘走亲戚’了。”过了腊八就是年,借着组织义诊的机会,南阳日报社干部与贫困户亲切交谈,询问乡亲们生活上有没有问题。
村支书李玉恒拉着一行人到村里走走。“瞧,那650米水泥路是驻村工作队帮忙新修的。160多个太阳能路灯节能又环保,村里的文化广场宽敞漂亮,工作队还争取到了乡村振兴资金500万元用于村容村貌提升。”看着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支书如数家珍。
要说这变化最大的地方,村民们再三要我们一定去村里的相子树小学看看。
5年前,这座村里唯一的小学仅有学生30余人、代课老师两人,校舍破旧,留不住学生也留不住老师。南阳日报社驻村工作队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方筹措资金45万元重建了村小学。校长李兆伟告诉记者,现在学校已经有学生有200多人,村民们愿意把娃儿们送到自己的学校上。相子树村村民淳朴,村民李光明说他有个心愿,就是让驻村工作队队长王轩去家里吃顿热乎饭,让娃好好谢谢他。李光明说:“之前娃要跑到6里地外的学校上学,现在不到100米就到学校了。”
当天,来接受义诊的贫困户李玉杰也说,他的妻子身有残疾,4个孩子都在上学,全家人仅靠3亩多地的收成艰难度日,他家里的房子靠着树支撑着才没塌,驻村工作队来了后帮助他重新盖了房子,还帮他在花卉种植基地找了份工作,现在日子过得好多了。
说起与南阳日报社的结缘,相子树村党支部书记李玉恒用“情同手足”来概括。2016年,南阳日报社与相子树村是结成帮扶对子,报社干部职工定期来村里“走亲戚”,定期开展“六个一”扶贫助困活动,积极组织捐赠棉衣棉被,抗疫期间驻村工作队队员常年吃住在相子树村不回家,帮助村里抗击疫情,与村委合作的广场舞比赛已经成为了两家“亲戚”一年一度的固定项目。
驻村队长王轩翻开他的“小红本本”,上面逐项记录着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实施的政策和成效,他说:“去年疫情期间,南阳日报还来村里种下的百株幼树,耕植美好,传递温暖,扶贫干部要把脱贫攻坚希望的种子种进群众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