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一场疫情,差点浇灭他回乡创业的激情,但最终阴霾散去——
不负韶华,带领乡亲奔小康
本报记者 李金玺 周梦 文/图
2020年,对于乔照邦来说,绝对是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信心满满的他,准备回乡创业,带领家乡亲们奔小康,没想到年初的一场疫情,却如当头一棒,让他的新厂差点夭折。关键时刻,还是家乡亲们伸出了温暖的双手,在几经波折后,2020年年末,他的电器新厂在家乡这片热土上拔地而起。“只要有希望,有信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1月18日,在宛城区红泥湾镇小庄村,面对记者采访时,乔照邦感慨万千。
乔照邦介绍自主研发产品
一场疫情让他陷入困境
初见乔照邦,这个瘦瘦高高的年轻人,似乎还有些腼腆,虽然在外闯荡了多年,但还是一口地道的乡音,跟想象中那些雷厉风行的企业家有些不一样。谁能想到,这个腼腆的年轻人在面对疫情,企业陷入困难时,却爆发出了让人难以想象的韧劲。
在很小的时候,乔照邦就独自离开家,外出闯荡。在外打工期间,乔照邦仍坚持学习,钻研理论知识。凭着农村孩子特有的一股钻劲,他有了自己的发明专利,并成立的自己的公司,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在外闯荡让他生活发生了改变,富起来的他却始终难忘家乡的父老乡亲,能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什么,成了他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是农村走出来的的孩子,老家还有我的父老乡亲,在外漂泊久了总要回家。”乔照邦告诉记者。
就这样,回到家乡后,除了资助镇上的孤寡老人、贫困学生外,乔照邦准备在家乡成立电器公司并建新厂房,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正当他踌躇满志的时候,2020年的一场疫情,却差点让他的梦想夭折。疫情之下,乔兆邦的公司遭遇资金短缺,货物积压等诸多困难,新厂也只是刚刚建好框架,就被迫停工。“当时看着只有一个框架的厂房,心都要碎了,没有比那个时候更糟糕的了。”乔照邦整宿整宿睡不好,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没有什么比乡情更温暖的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择了回乡创业,就要迎难而上。在困境之下,乔照邦没有退缩,而家乡的父老乡亲和各级政府也都对他伸出了温暖的双手。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给我了很大的支持。”乔照邦告诉记者,近年来,家乡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复工复产后,红泥湾镇相关部门也从金融服务、财政支持、社会保障、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提供了多渠道的帮助。“照邦啊,厂子建得咋样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给我们大家说啊!”家乡的父老乡亲碰见乔照邦,也总是热心的询问厂房建设情况,温暖鼓励的话语总让他心里暖洋洋的,“有了党和政府以及乡亲给我做后盾,我的信心更足了”。
冬天总要过去,春天终会如期而至。产品有了销路,资金也正常运转起来,乔照邦回乡创业的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2020年12月20日,乔照邦永远记得,这一天天空湛蓝,阳光显得特别明媚,他的河南佳格电器有限公司终于开业了,公司前后总体投资了1500万元,建成了30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公司以生产农灌溉电力智能控制设备等产品,厂区也设置有100多个工作岗位,工人都是来自附近的乡里乡亲。“家门口上班,收入稳定,还能照顾家里,多亏了照邦,这小伙子真是好样的!”听到众乡亲的赞扬,此刻乔照邦觉得自己一切辛苦的付出,都是值得了。
乔照邦指导工人进行生产
磨难终会过去
乡音难改,故土难离,在外千好万好,不如自己的家乡好。回首2020年,疫情的阴影并没有击倒这个一心回乡创业,带领群众奔小康的汉子。“只要心中有梦想,磨难总会过去。”他告诉记者,在疫情面前,他和志愿者们也都冲到了抗击疫情一线,也见到了许多人并没有被疫情所吓倒,而是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连抗击疫情我们都有必胜的决心,那么还有什么难关是我们过不去的呢?”乔照邦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2021年,新的一年,新的起点,乔照邦也对自己的未来和公司发展有着美好的憧憬。新的一年,有了家乡的支持,他的公司一定会越来越好,他也会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家乡的乡亲们一起,在幸福大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采访手记
面对困难,人一定要有信念。在采访中,回首2020年,乔照邦对记者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精神”。作为一个回乡创业的有志青年,虽然经历了疫情,但他没有退缩,而是抱着对家乡的热爱,和父老乡亲一起,勇于担当,砥砺向前。在新的一年里,正是有着许许多多像乔照邦一样热爱家乡,扎根农村的有为青年,助力乡村振兴,我们的家乡发展才有着无限的可能,未来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