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下足“绣花”功夫 提升城市品质
本报讯(特约记者乔彬 通讯员马源阳 梁浩杰)时下,漫步在新野街头,立足放眼,城市绿化草木葱茏、街道靓丽整洁、人车秩序井然,城市美、生态美、环境美,城市颜值和品质不断提升。
近年来,新野县坚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城市管理理念,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目标,把管理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着力补齐城市建设短板、涵养城市文明气质,城市的有形颜值和无形气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也让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润物无声,培育文明新风尚
新野县坚持“文明是潜移默化”的理念,推进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通过有效的日常监督,引导市民自我管理,由各路长单位牵头在无物业小区成立业委会、楼管会、住管会,在主要商业街区成立文明商户联合会,开展“门前五包”“五星商户评选”等活动,业主和商户主动参与创建、实现自我管理、形成良性循环。在城区17条主次干道安装布展性宣传公益广告牌531块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朋友圈、自媒体对创文活动进行全覆盖宣传,让市民从“不自然”到“自然”,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文明”。
新野县按照“依托县城、带动乡村、形成体系”的工作要求,坚持县创品牌、乡建样板、村有特色的原则,高标准建成投用总面积3800多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有序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站)建设,3个乡镇被确定为市级试点乡镇, 6个村(社区)被确定为市级试点村(社区),形成了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心脏,以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骨架,以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羽翼的文明实践体系。截至目前,累计接待参观学习人员36000余人,开展各类活动27场,开展志愿服务47次。
志愿服务,传递文明正能量
在新野县的街头巷尾、公交站台、十字路口,无论刮风下雨,或是酷暑严寒,处处活跃着“红马甲”“小红帽”,他们或手握红旗指挥交通,或帮助老弱病残,或宣传文明行为,俨然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新野县以志愿者服务活动为载体,大力提升市容环境品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对城区19个主要路口加强疏导,积极纠章,闯红灯和车辆乱调头现象明显减少,城区交通秩序明显改观。开展环境集中提升志愿服务活动,每周五共有近千余名志愿者走上街头巷尾,打扫环境卫生,整理车辆摆放,提升市容市貌。目前全县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0多场次,参与志愿服务活
动5万人次。
共建共享,更多成果惠百姓
新野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城市管理落脚点放到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难点、痛点、堵点上。
新野县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对县城主要干道进行改造提升,完善军民渠两侧的市政设施,更换公园、广场、游园损坏的健身器材,修补主次干道坑槽路面,修剪和净化绿化带内的枯枝和垃圾,更换垃圾桶2000个,垃圾运输箱60余个。以农贸市场整治为重点,高标准做好城区农贸市场规划和布局,启动建设3个达标的农贸市场,对现有的南关菜市场临时批发区块采取硬隔离措施规范停车秩序,实施专业化保洁,拆除违法建筑及构筑物,让城乡居民享受到 “集市的价格、超市的环境”。以解决“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为重点,新增3个停车场、近万个机动车位,同时加大对违停的处罚和拖车力度,群众对“停车”方面的投诉量同比下降80%。
如今的新野,城市更加干净整洁,交通更加文明有序,生活更加便捷舒适,社会更加和谐安定……文明的力量正助推新野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路上阔步前行,丰硕的文明成果惠泽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