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留人 就地过年
陈向阳
回家过年,是国人一贯的春节心愿;这些年,假日出游也成了富起来的人们一种极其重要的生活需求。这两方面是每个人的权利。但从当下更现实、更负责任的视野考量,这个春节显然必须有所取舍。
入冬以来,我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交织叠加态势,给我们春节防疫带来严重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返乡过年、走亲访友、聚餐聚会,看似一时畅快,却很可能为疫情防控埋下诸多风险,对此绝对不能小觑。要知道,“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任何的遗漏、疏忽和松懈,都可能给狡猾的病毒可乘之机。减少人员流动,是防控疫情的硬举措,既能减轻社会负担,又以行动保护了自己和家人,这无疑是目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必要之举,不仅可以有效巩固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更传递着过好年的温情善意。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引导在哪里过年重于心不拘于形。回乡也好,留在务工地也罢,每个人的选择应当受到尊重。实际上,过年不是为了聚会而团圆,而是为了让“心”在一起。倡议就地过年,体现了对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重视,言简意赅且系着万千安全,我们不能为了回家过年的传统习俗,而付出健康代价。
经历了“最难的一年”,让人们懂得了平安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全面加固最可能导致疫情反弹的关键环节,鼓励弹性休假、就地过年、错峰返乡返岗,就是为平安健康过春节开出的新方子,有助于疫情防控全国一盘棋,步步为营、走稳走好;就是让我们站在维护个人、家庭和社会安全的高度,共同守护平安健康的家园。
“天”留人,人更要用“心”留人。很多离乡在外工作的游子,响应号召选择春节不回家,他们作出就地过年决定时,心情一定是艰难且伤感的。正因此,务工人员所在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等,都必须做好相应服务,为他们多想一点、多做一点,拿出实实在在的配套保障措施,统筹安排好各方面的工作和活动,多一些关怀、抚慰,多一些体贴、照顾,不辜负他们放弃团聚所作出的牺牲。在用“薪”留人的同时,更要用“心”留人,通过政府的“规定动作”和企业的“自选动作”,共同营造“第二故乡”的满满年味,让他们在工作的城市更有归属感,“身在异乡,不为异客”,时时处处感到贴心、暖心,也让他们的家人安心、放心。
没有一个冬天是不可逾越的。这个春节对于部分家庭来说可能少了些许热闹的年味儿,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我们将再次见证“中国式情感”的迸发和升华。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无问西东 使命无声 ——记全国最美基层民警肖振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