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高奏“战贫凯歌”
作者:  丰兴汉

唐河县高奏“战贫凯歌”

特约记者  丰兴汉

 

扶贫收官在即,幸福不期而至。

经过盘点,“摘到桃子”的河南省唐河县大河屯镇李湾村脱贫户马广鑫乐了:“光参加县鑫穗粮油扶贫粮仓项目,务工收粮加奖补,这三年就增收13000多块,2018年就甩掉了穷帽子。”

      翻开唐河脱贫群众的收入账单,“跃迁式”增收令人振奋:2020年全县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为13570.91元,较2019年的10127.14元增长34%,较2016年的3001.05元增长252%。

唐河县乡村组四级干部尽锐出战,县乡财政紧缩开支力保民生,直面压力创新求解破题探路,走出了一条非贫困县自力更生的“自费扶贫”之路,在2512平方公里的平畴沃野上奏响了“战贫凯歌”。

唐河县共有脱贫村117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8253户42780人,脱贫不稳定户113户315人,边缘易致贫户763户2118人,是全省12个重点非贫困县和20个挂牌督战县之一。

作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脱贫难,难在贫困人口多,虽然贫困发生率不高,但是绝对值大;难在贫困人口分布散,散布在515个行政村、4300多个自然村;难在贫困程度深,老弱病残、鳏寡孤独、憨傻痴呆占比74.5%,多属赤贫;难在致富能力弱,作为传统产粮大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因农致贫、因粮致贫问题突出;难在村级基础设施差、产业带贫能力差,提升任务重;难在享受上级扶持政策、项目和资金都很少,更多依靠“自费”扶贫。

越是难题横亘,越要破题求解。唐河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新出台了“12345+N”的脱贫攻坚方略:紧盯“一个目标”,即实现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清零;紧扣“两条主线”,即紧扣精准和创新,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实“三个兜底”,即教育全程兜底、医疗救助兜底、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四个覆盖”,即粮仓扶贫、众享农机扶贫、公益性岗位和产业增收扶贫全覆盖;夯实“五个基础,即要大力推进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七改四有”、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工作,全面夯实扶贫工作基础。“N”即若干项增收措施,就是通过扶贫车间、电商扶贫、农业保险宣传员等,让每个有就业能力或部分就业能力的贫困群众都能实现脱贫致富。

好方略“领”出脱贫路。如今,全县11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成效考核始终位居南阳市“好”的等次、全省非贫困县前列。创新实施的粮仓扶贫、众享农机扶贫、医疗六次“一站式”报销、三期整村推进PPP项目、“四集中”、志智双扶等工作在国家省市多次进行经验交流和推广,涌现出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王万才等一批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