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健康版)临期食品可以吃吗 挑选得当也挺香
作者:  科技日报

临期食品可以吃吗

挑选得当也挺香

临期食品.jpg

购买临期食品要认真挑选(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年来,临期食品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在豆瓣平台上,“我爱临期食品”小组自去年9月创建以来,不到3个月就吸引了两万多网友加入。

  但网上与临期食品相关的传言也不少:吃临期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千万不能给孩子吃临期食品、临期食品都是被挑剩下的……这些说法到底是真是假?

  “即便食品快到保质期,也并不意味着不能吃,日期并非判定食品变质与否的‘金标准’。”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营养师阮光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质期是食品生产商对产品质量的承诺期,可以将其理解为“最佳食用期”和“此前食用最佳”。不过,食品的保质期并不等于食品的最后可食用日期。

  “除保质期外,消费者还应注意食品储存和包装状况。保质期内的食品若储存不当,也可能提前变质。若食品保存得当,即便过了保质期一两天,也可食用,只是口感可能会打折扣。”阮光锋说,例如,散装或非真空包装的坚果、食用油等富含油脂的食物,即使常温保存,有时也会在保质期内出现哈喇味,这时就不宜食用。

  “不过,临期食品虽处在保质期内,但由于存放时间相对较长,购买时应格外注意观察。”阮光锋建议道,可从食用品质和食品卫生品质,这两个方面来考察临期食品。食用品质包括食物的外观、颜色、口感、味道等,保质期内的食物在以上方面不应有明显的劣变。食品卫生品质大多以微生物指标作为判断标准,保质期内的食物不应出现由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现象。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食品都有保质期。原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中规定,四类食品可以“免除标注保质期”,它们分别是酒精含量10%及以上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和固态食糖类。

  “在营养方面,部分临期食物可能稍差一点,但仍处于合理范围内,对总体营养摄入影响不大。”阮光锋解释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日照、氧气等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所有食物包括新鲜食物和包装食品的营养素都会不可避免地被消耗掉,常见的营养素有维生素C、维生素B等。因此,国家允许食品包装营养成分表上,营养素含量的数值出现正负20%的误差,因此保质期内的食物,即便其营养素减少了20%都是合规的。

  现在购买临期食品的渠道有很多,超市、便利店、网店等,我们最好在哪里购买呢?阮光锋更推荐消费者在线下大型商超购买。“大型商超一般具备尚可的储存条件,其存放的临期食品在安全、品质方面鲜有问题,原则上可以放心购买食用。”他说。

  阮光锋还分享了一个选购临期食品的小妙招:关注食品属性。

  “肉、奶等冷链食品最好不要等到临界期再买,由于储存环境难以一直保持低温,这类食物容易提前变质;若过保质期,就不建议再食用。而饼干、方便面等质地很干燥的食品,以及糖果、蜂蜜、甜味饮料等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即便过了保质期食用也不一定会对人体有影响,因为微生物难以在其中繁殖。”阮光锋说,此外消费者要特别注意,买回家的临期食品最好在保质期前食用完,还要严格按照储存要求存放。(据《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