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日报小记者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
学传统节日文化 强体魄寓教于乐
本报记者 于晓霞
1月9日、10日,南阳日报小记者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小记者分批次到诸葛躬耕地畅游南阳卧龙岗,感受南阳丰厚文化内涵;走进传统文化大讲堂,以春节为重点,学习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和习俗;开展拓展活动,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
武侯祠里 听智圣传奇故事
1月9日,小记者分组分队来到卧龙岗,感受武侯祠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武侯祠景区,专业讲解员为小记者进行细致讲解,使小记者在聆听千古传奇故事的同时,深入了解家乡历史文化。听完解说后,大家还积极地讲解员提问,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
诸葛井、仙人桥、山门、大拜殿、茅庐、宁远楼、三顾堂……小记者穿过古色古香的建筑,踏着历史的足迹,深入了解了一代先贤诸葛亮的生平事迹。碑刻、牌匾和楹联,无不彰显武侯祠深厚的文化内涵。每到一处,小记者们都仔细驻足观看,在采访本上认真记录。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小记者高声诵读诸葛亮《出师表》,在诵读中亲近经典,在亲近中热爱经典,琅琅的颂读声引得游客纷纷拍照。
大讲堂上 学传统节日习俗
1月10日,南阳日报小记者中心“传统文化”大讲堂开讲,分拓展和课堂两部分进行。
小记者分批次走进课堂,探寻传统节日来历,畅谈节日故事,学习文化经典。小记者中心老师通过形象生动的举例、诙谐幽默的语言,以春节的习俗、文化为重点,讲述我国传统节日、传统手艺。年兽的故事等传说,有关节日的历史故事,春节吃饺子、扫灶等习俗,使小记者对我国传统节日的内涵、风俗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在传统戏曲环节,老师抛出了“什么是戏曲”“戏曲有哪些种类”“我们河南有什么戏曲”等问题与小记者互动。戏曲的唱、念、做、打四项基本功,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法,都声情并茂在课程中展现。一名小记者清唱豫剧《花木兰》选段,赢得阵阵掌声。
精美的刺绣、灵动可爱的窗花、实用又兼具审美的陶艺、独具特色的木雕等,通过PPT一一展示,每一件艺术品都让小记者赞叹不已,领会到传统手艺的魅力。
拓展活动 强体魄寓教于乐
小记者沐浴着冬日暖阳,参加“传统文化”大讲堂拓展活动,在教官的带领下开展训练,一个个传统节日融入拓展项目,健身强体寓教于乐。
拓展活动中,每一个小分队以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命名,跑步、跳跃、深蹲等项目,激发了小记者的参与热情,欢呼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小记者一边运动,一边相互交流着节日的习俗,比赛谁了解的知识多。还有的小记者说,春节要帮妈妈干点家务。
活动结束,小记者采访本上分类记着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等。家长们纷纷表示,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印象,开拓了孩子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艺术兴趣。
“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还将持续开展,激发小记者努力学习的动力,培养小记者热爱家乡、发扬传统文化的情怀和素养。
走过诸葛草庐
学“写”出师表
观看蜡像馆
参观龙门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