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用技术 定向扶贫致富
——南阳市科技特派员食用菌服务团西峡县扶贫菇农
本报讯 记者李东璇 通讯员刘金贵
“如何正确选择春栽香菇品种?”、“香菇生产管理各阶段对温度有什么具体要求?”、“菌棒生产中污染菌棒该如何科学处理?”、“为什么会出现菌袋刺孔后流黑水现象”、“同一批袋子造成出菇稠稀不一的原因是啥”......
近年来,市科技局“急菇农之所急,比菇农还着急 ”,成立了由南阳师范学院农业专科学院张英君教授带头的食用菌专家服务团队,多年来他们奔赴我市各县对菇民进行食用菌专业技术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专家服务团队,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引导群众种植香菇脱贫致富,他们采取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实地观摩学习、专家现场指导等形式,帮助基层贫困户解决食用菌种植技术难题。
在结合香菇种植科技和西峡县种植香菇经验的基础上,集合了广大食用菌科技工作者多年集体智慧,在近几年摸索创新凝练出了“春栽代料香菇无公害栽培管理新技术”。该技术紧紧围绕袋料香菇生产管理各个环节,找出关键控制要点,拿出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指导生产,逐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香菇生产管理技术体系。该技术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香菇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快了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2019年以来,该团队围绕西峡县双龙镇、丹水镇等地袋装菇出现“产量降低,品质变差”的这一突出问题,从生产管理的各个服务环节入手,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即香菇重茬种植多年出现杂菌,影响到香菇的产量和品质。
服务过程中,他们以贫困户为核心服务对象,采取“统一组织、集中培训、发放资料、分散服务、以点带面”的服务方法,建立“全县贫困户客户服务群”;西峡县15个乡镇的11个贫困村,实现集中培训和技术指导80余场次,收益菇农9万人次,增收1.5亿元以上。同时,结合地方职能部门,建立了目前203人的“西峡县三级网络食用菌技术服务群”,这种服务做法,在今年疫情期间其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深受菇农的信赖和好评。
据了解,专家服务团队还将把桑黄种植推广作为下一步乡村振兴的另一个新的菌类种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