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困难群众走上幸福路
本报记者 赵明禄 文/图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2019年8月27日,时任南阳信息工程学校学生科科长的崔丽平,被组织派驻到淅川县盛湾镇黄庵村担任第一书记。从此,崔丽平与黄庵村结下了不解之缘,用自己的一双脚丈量脱贫大道,用自己的无私奉献凝聚人心。“第一书记就应该活跃在田间地头,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昨日,崔丽平这样对记者说。
点亮小山村的夜晚
黄庵村位于盛湾镇南8公里的深山区,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传统耕作只能解决温饱,村民生活不富裕,建档立卡贫困户有95户、336人,2016年贫困发生率87.1%,位居全省第三。
2019年12月正是脱贫攻坚冲刺阶段。在走访中,贫困户柴长吉反映,村里新修的水泥路没有护栏,山高路陡,有一次下雨骑三轮车,轮胎打滑,差点掉下七八米深的山沟,非常危险。听到这一情况后,崔丽平立即向包村的县、镇领导作了汇报,在多方努力之后,县交通局把弯道、深谷路段全部安装上了钢质护栏。
“护栏的问题解决后,群众就更信任我了,越来越多的人向我反映问题,而我也从不推拖,把群众反映的问题一件件都记录下来,每一件都尽心尽力地去处理。有群众说,夜里漆黑一片,如果像城里一样,也安上路灯那多好啊。听到群众的呼声,我就一次次地奔走协调。后来,县住建局来人安装了路灯、水利局派人打了一眼深水井,移动公司架起了基站……如今,夜晚的小山村亮堂起来了。”说起自己担任驻村书记以来村子里的变化,崔丽平一脸自豪。
不是亲闺女,胜似亲闺女
在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时,崔丽平发现养蜂人李宝峰家的蜂蜜严重滞销。她就自费为他的土蜂蜜买来容器,印刷说明书对蜂蜜就行包装,又在微信群里向亲戚朋友推荐,还在抖音上帮其带货,打响了“黄庵石洞土蜂蜜”的品牌,引起了县电视台的关注,多次进行报道。如今,李宝峰家的土蜂蜜供不应求。
68岁建档立卡贫困户桂景长因患皮肤病,手上裂口子,长黑斑。崔丽平就把他带到自己的住处,煮了草药水为他清洗伤口,又买来治疗皮肤病的药和芦荟膏,为他涂抹。经过两周的治疗,桂景长的皮肤病大大好转。从此,桂大爷逢人就说:“崔书记不是我闺女,跟亲闺女一样!”
建档立卡贫困户柴吉海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慎摔跤,髋关节严重骨折,在县医院需要输血,但是疫情期间,交通封锁,血源紧缺,一时间命悬一线。获悉这一情况后,崔丽平立即联系市中心血站,将血浆加急送到淅川县医院,挽救了柴吉海的生命。
你把群众放在心里,群众才会把你捧在手上。前段时间,贫困户李金友嫁闺女,崔丽平因工作没处理完在镇上耽误了一会,李金友对亲家和媒人说:“我们崔书记啥时候到,啥时候开席!”
“如今,黄庵村村民收入不断增加,群众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这是最让我高兴的事情。”崔丽平说,下一步,她和她的驻村工作队成员们将在巩固精准扶贫成果上再接再厉,衔接实施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后续工程,引导和发展好特色养殖产业,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