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0年,应该从疫情期间,做好防护出门值班说起,在这之前好几天窝在家里,过年储备的食物,足以支撑生活。一天听几部书,吃两顿饭,看电影,煮白茶,点艾柱。通过移动端看各地疫情数据不断攀升又往下降。疫情全面解除后,一周可以工作七天,加班加点仿佛要把疫情期间少干的工作都给补回来。
疫情期的南阳
4月份,我们几个人一起决定做“共享阅读”项目,就是推广传统阅读,为阅读人群提供一个免费交换书的平台,文友杨玉堂、杨爽和我都有各自的工作,因此,大家一致决定由年纪最小的张颖执行此事。张颖也不负重望,对接站点,拿出自己家里的书柜,我们其他几个人则把家里的书都拿到运营中心。迄今为止,已经建成十个共享阅读站点,面向阅读人群永久免费开放,与樊登读书南阳分会达成线下友好合作……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个站点负责方的高度认可和无私付出有着很大的关系。全年组织了十余场读书交流、观影活动,每次观影都有业内大咖和作家老师们观影点评,满足了很多年轻人对文艺知识的渴求。共享阅读得到了南阳作家协会的指导,得到了五圣文化(三千茶农生活馆创办人)许滢女士,青年作家水兵,于杭、马萌、鲁钊、郭金洋等支持授牌、阅读等活动,南阳读书协会副会长韩国栋等个人及社会团体的关心协助。
食阅《老南阳》
2020年读书日,有幸与几位作家老师一起向读者推荐了十本书,这一年,数次和文友们一起登丰山怀古,发表过几篇小文,小说《幸存者》获得了抗疫主题征文二等奖,获得了市委网信办季度优秀评论员的荣誉;参与周大生珠宝为留守儿童们一起献上社会的关爱;组织过为医护人员家属捐物资的爱心活动,采访过抗疫中的全国劳动模范;在单位安排下协助参与执行导演了抗疫主题微电影《春回雁归》,首映的时候获得了极大的社会反应和业内好评。这一年,去过最远地方是乘高铁到郑州,只为送份八月十五的礼物“食阅《老南阳》”。(该文创产品由赵跃溪策划,独树品牌研创设计);这一年,没有旅游,没有买衣服,没有时间陪女儿……这一年,有收获,有损失,欠亲戚朋友们一些钱,也尽个人所能帮助过人,在微信拍一拍里设置成了:人间值得。
2020年,我读书,艾灸,在河边瞎转悠,与同样焦虑的朋友聊天,刷抖音,还拍了几条抖音。从此,确信自己是不属于镜头前的人。酒后朗读余秀华、魔头贝贝的诗,在网站上发起了“酒与人生”主题征文;第五届南阳影音视听年鉴终于盛大颁奖;这一年,乘公交出行,坚持练八段锦,经常想念少年时代的朋友,爱写日记,怕一些念头和灵感转瞬即失,怕有些事记不清楚,怕不愿再回望走过的路。
王小波提到似水流年的时候曾说,就好比你躺在水里,上面有流水、浮木、树叶杂草等飘过。你什么都清楚,却又无能为力。2020年,在工作之余,我把殷德杰老师创作的《老南阳》发往北京、上海、杭州、广东、云南、重庆……这一本本书,找到了漂落在异乡的南阳人,相信他们也试图通过书籍来消解乡愁,完成与家乡的一次心灵链接。很多散落外地的南阳人,大家出走的原因各异,却拥有对家乡一样的眷恋与回忆。
2020年,就这样过去了,我们一起经历了人民群众齐心抗疫的波澜壮阔,品味了日常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了相近的人情冷暖,喜欢上旋律不同的歌曲……读治愈焦虑的书籍,节约餐桌上的食物,爱上面貌不同的人,收养一只被遗弃的动物,拍从早到晚的街道与天空,一起感慨时光的轻易流逝。2020年,就这样过去了,在这里与诸君一起浮光掠影,拾字为记。
来源:南都晨报梅溪副刊
编辑:轩雪麟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