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馆一院开放综述稿)白河畔,文化高地正崛起 ——南阳市“三馆一院”对外开放系列活动掠影
作者:  杨青晓

白河畔,文化高地正崛起
——南阳市“三馆一院”对外开放系列活动掠影
本报记者  杨青晓

     时值寒冬,这里却温暖如春。
     零下的气温,彻骨的寒风,挡不住人们对文化的热情和向往。连日来,人们迎着阳光,揣着好奇和希望,一路奔向白河畔,一睹“三馆一院” 风采。
    博物馆里,汉服走秀、古琴表演,考古成果展,汉代陶狗展,让人触摸到城市厚重的历史;图书馆里,获奖书展、亲子绘本剧、绘本展,连同两百万册藏书,汇成知识的海洋,让人们徜徉其中;文化馆里,摄影展、群众文化精品展演、手机摄影培训,让人收获满满;大剧院里,大型古装经典剧、内乡宛梆经典剧以及亲子剧等轮番精彩上演,让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融相生……一时间,在这处14.5万平方米的建筑里,文化活力迸发,市民笑容灿烂。“三馆一院”对外开放,无疑是给市民送上的最真挚的新年问候和丰富的文化大餐。
市民参观南阳大剧院.jpg

市民参观南阳大剧院  本报记者  周梦摄


文化地标  彰显城市大抱负

    建筑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从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负,而“三馆一院”就是这样的建筑。
    2020年12月29日,“三馆一院”对外开放。六年的精雕细刻,惊艳众人,成就了城市最美建筑,更成就了它南阳文化新地标的地位。
    矗立在白河畔鼎盛大道两旁,四座建筑两两组合,似连非连,成龙凤造型,寓意祥瑞,淋漓尽致地呈现出厚重南阳的楚风汉韵和现代建筑的韵律与美感,令人赞叹。
    元旦那天,学习建筑学的大学生李涛特意赶来,他想实地考察学习“三馆一院”的设计,领略感悟它的魅力和内涵;从市烟草局退休的老人高金明深为这宏伟的建筑折服,守在这里,拍下“三馆一院”灯火辉煌的夜景。
    “三馆一院”之美更在于内涵。走进气势恢宏的博物馆,步入《千年一遇》展区,让人恍若从石器时代一路走进深邃的历史时空,与远古的文物展开对话。古琴同样滋润着南阳这座古城。你瞧,步入"汉声琴韵"古琴展演专场,清和淡雅之中,感受着它的超凡脱俗,令人不由得向着高尚迎风翱翔。
    在图书馆、文化馆和大剧院,一处处独居匠心的设计,同样能让你能感受到心灵与建筑的对话。而事实上,“三馆一院”,不仅是南阳厚重历史文化的精品工程,也是南阳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每一处,彰显着城市的精神内涵,也体现着管理者的魄力和城市的追求。

市民乐享文化盛宴(1).jpg

市民在大剧院观看演出,沉浸其中。   本报记者周梦  摄 



文化惠民  引领市民新生活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而能否让市民参与其中更为重要。如何让文化惠民的阳光,照进城市每一扇门窗?“三馆一院”对外开放,无疑是我市顺应时代发展,用文化滋养市民生活的一次全新尝试。
    2020年12月29日,一场盛大的新年音乐会从南阳大剧院传播开来,令无数南阳人为之振奋。 对于许多南阳人来说,能在大剧院里聆听到中国音乐学院、上海轻音乐团大咖们的激情演奏,这是第一次,而更多的人,也是第一次接触交响乐。
    那天晚上,市民张先生特意和妻子一起听了音乐会。“交响乐是音乐中的音乐,是音乐中神圣的殿堂,以前想在南阳听一场高雅的音乐会,想都不敢想,没想到,现在咱南阳也能举办这样盛大的音乐会了!”他说,这让他有了南阳跻身大城市的感觉。
    文化惠民,市民受益多。今年70多岁的老戏迷王成武可谓过足了戏瘾。他说,元旦前那天,他在大剧院看了大型古装剧《杨继业归宋》,十分过瘾,简直是一种超级享受。亲子剧、亲子绘本剧以及图书馆举办的“画笔描绘中国年”也让不少孩子们开了眼界。许多家长说,“三馆一院”真是个好地方,今后一定会带孩子多来这里,接受文化熏陶,陶冶情操。
    一位网民看到图书馆前排起长长的队伍,不仅感慨:“一个民族,只有读书,只有掌握了文化科学知识才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一个地域,如果各界都能够有如饥似渴的读书人,这个地区就是一个即将腾飞的地域。”,并在抖音发了一个“有希望的南阳,因为有众多的读书人。”
    据不完全统计,元旦期间,到“三馆一院”来访的市民近3万人次,广大市民对“三馆一院”赞誉有加,不少市民视“三馆一院”为自己的精神家园。

文化润城   打造城市精神高地

    “三馆一院”开放,开启了南阳人的新生活,提升了南阳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在采访中,不少文化学者称赞这些富有新意的文化活动,很接地气,也很及时,对参与的市民既是美好的艺术享受,也是高端的艺术普及。“三馆一院”不仅彰显了我们南阳的城市气质,更体现出我市用文化涵养城市,用艺术提升城市品位的追求和努力。
     曾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师、“中原孔子教育十大人物”、“大国良师”等荣誉的南阳师范学院教授聂振弢说,“三馆一院”的建成,将更好地保存我们悠久历史和经典文化,可以让子孙后代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他建议,未来要将南阳的人物、文物、风物、民情等整理收集得更加详尽全面,把南阳的文化特色更好地融入进去,并邀请更多的文化大家前来讲学,将南阳打造成为中原的文化教育高地。
     如何展示南阳厚重历史,如何呈现南阳发展新态势,如何最大限度地释放文化红利,不断增强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市博物馆馆长王晓杰说,今后将致力于打造成国家一级博物馆,成为研学基地、文创展示中心、智慧博物馆和南阳最大的城市会客厅,成为南阳文化新地标。
     市图书馆馆长周献红说,新的图书馆给市民的感觉既大气又雅致,既现代又智能,既贴心又温馨,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设备设施,拓展服务功能和空间,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继续做好全民阅读推广工作,把新馆打造成公共文化服务新高地,市民的会客厅和打卡地。
    市文化馆馆长姜华建说,市文化馆给市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与现代文明生活息息相关的、多元化文化服务的“文化休闲公园”,下一步,将把 文化馆打造成一个紧跟时代节拍的全新的、数字化的、符合智慧城市要求的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文化景点,力争成为南阳的一张崭新名片。
     文化之光,照亮前方。相信在文化滋养下,南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会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和艺术活力,而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会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