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560万元重奖林果产业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邹朝晖 通讯员周桃龙)“奖给老城镇60万元、大石桥乡50万元……”近日,淅川县投入资金560万元对发展林果产业乡镇进行表彰奖励。
淅川县是我省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人口多,荒山荒坡大。为加快脱贫步伐,该县建立短中长三线结合模式,将林果产业作为全县稳定脱贫“中线”产业来抓,走出了一条林果产业引导稳定脱贫的路子。
该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土地和荒山流转、发展特果的优惠政策。对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高、有一定发展规模的软籽石榴、核桃、大樱桃、杏李等林果产业,利用到户增收项目,每亩给予600元至1000元的补贴,并整合涉农项目重点支持林业产业发展,做到基地建在哪里,项目就跟进到哪里。县财政每年投入林果补贴资金6000多万元,并对软籽石榴、杏李等主要林果,县财政投资购买农业保险,减少种植户发展林果业风险。建设了总库容超过5万吨的果蔬保鲜库,既解除了林果冷藏问题,又确保鲜果错季上市卖出好价钱。
为解决林农林果管理技术不足问题,淅川县向科技借力。一方面,实施科技兴林战略,先后与中国林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开展合作,聘请专家前来“传经送宝”,破解林果业发展难题。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林业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定期组织培训,推广林果管理新技术,提高林果科技转化率。
以科技示范为突破口,借助省林科院核桃“四优四化”6个科技推广项目,在寺湾镇大坪村建立核桃示范基地,栽植豫丰、哈特利等新品种80亩。在大华山等村进行核桃低产林改造,高接换优彼特罗、哈特利等优质品种2.2万株,有800多贫困户依靠核桃走上致富路。在九重仁和康源建立软籽石榴示范基地,年亩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全县建立了覆盖县、乡、村、组的4级林果服务网络,开通便民服务热线,创建林业服务信息平台,发布林果管理信息,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申请“淅有山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立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农村淘宝”、供销e家和县、乡、村三级“众创空间”为平台,携手阿里巴巴、京东和一扇门电商,开展电商扶贫培训,打通了林果商贸流通渠道。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选派5名专业人员到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局的科研单位上挂学习。抓住省林业局对口帮扶淅川的机遇,由省林业局选派20名优秀科技干部分包到各乡镇,实现全县15个乡镇省林业局技术人员全覆盖。在林果管理关键环节,组织技术咨询、培训和送科技下乡活动,培训“县、乡、村、户”四级科技明白人。2018年以来,淅川县组织技术培训30余次,培训贫困户3000多人,初步实现“培养一人带动一户、培育一户带动一组、发展一组引领一村”目标,有效提升林果管理水平。
目前,全县共发展以软籽石榴等为主的林果33万亩,有16万亩已挂果,3年内可进入盛果期,山区群众林果收入将占到年收入四成以上,有0.8万人依靠林果精准脱贫。
淅川:560万元重奖林果产业